欢迎你来到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运营 > 正文

全员 质量管理(全员质量管理英文缩写)

2024-04-12 17187 0 评论 企业运营


  

本文目录

  

  1. 什么叫“全过程质量管理”
  2. 质量管理中如何才能做到全员参与
  3. 如何做好全员质量管理
  4. 如何有效推进全员参与质量管理

一、什么叫“全过程质量管理”

1、全过程质量管理,其实就是全员质量管理的过程。你要让你的员工知道质量不是检验检出来的,是靠员工自己做出来的。你要建一套产品的标准,和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让参与过程的员工都自觉的做到零缺陷才转入下工序。目的是要全员都参与质量管理。

  

2、浪费在传统企业内无处不在:生产过剩、零件不必要的移动、操作工多余的动作、待工、质量不合格或返工、库存等等,消除生产流程中一切不能增加价值的活动,即杜绝浪费。

  

3、持续改善是另一种全新的企业文化,实行全面质量管理,由传统企业向精益企业的转变并且享受精益生产带来的好处,贯穿其中的支柱就是管理自动化。这也是ISO9000∶2000所强调的质量管理工作八大原则之一。

  

二、质量管理中如何才能做到全员参与

1、全员参与是质量管理八大原则之一。

  

2、企业应该怎么样做,才能让全体员工都自觉地加入到质量管理(也可叫质量工作)行列中来呢?

  

3、企业的领导应从观念上改变,制度上保障。

  

4、体现“以人为本”的宗旨,不要把员工当作“奴隶”,应把员工视为企业的最宝贵的财富和最重要的资源。让员工对企业有归属感,而不是对立面。

  

5、全员参与并不是让员工不分主次和不分程序的参与活动。应让承担不同职责的员工参与活动是不同的,参与的方式和内容也有不同,并不是在员工中搞等级,区分出一等和二等,而是岗位的不同,并没有贵贱之分。

  

6、第三,开通员工参与的沟通渠道。

  

7、应有相应的沟通渠道,一方面让员工能够将自己的意见或建议及时向有关领导或管理人员反映,另一方面应及时地将处理结果下达。做到上传和下达均畅通无阻。

  

8、必要时,企业应公开征求员工的意见和建议。

  

9、尽可能多设置一些诸如:质量改进课题、预防和纠正课题、消除不合格课题、QC小组等等,让更多的员工参与进来,也可召开相应的主题会议,吸引员工参加。

  

10、首先,是进行质量意识的教育,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让员工认识到质量无处不在,时时刻刻保持清晰的质量意识。

  

11、其次,针对不同的岗位进行不同的岗位质量教育,让员工牢固树立“下一道工序就是客户”的观念,不接收上一道工序的不合格品(产品只有合格品和不合格品两类),本工序出合格品,交给下一个工序的是合格品。

  

12、培训工作要多层次、全方位的开展。

  

13、开展质量预先控制活动、自检活动、互检活动、中间性抽查活动、监督活动、质量改进活动等等,内部审核时也可吸收员工代表参与。

  

14、企业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官僚主义”现象,对出现压抑员工参与质量工作的人和事,应严惩不怠。让员工充分意识到:不做好本岗位质量工作和妨碍他人进行正常质量工作的,必遭到惩处。

  

15、必须建立和执行激励机制,建立了制度不执行,形同虚设,员工不满意。对在质量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员工或团队,要给予积极的奖励(包括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激发更多的员工参与质量工作行列中。

  

16、质量工作不是一朝一夕便可完成,而是每时每刻、点点滴滴的日积月累堆积起来的。目标可分阶段性、季度性、年度性,甚至是更长的,一经定下的目标,就要动员一切可动用的资源向前推进。

  

17、对企业的主管质量的部门或个人(或质检员、监督员、内审员等等),领导要多关怀,对于他们在质量工作出现的暂时性困难,要多鼓劲,需要领导支持的,领导要及时支持和鼓励;对于取得一定成绩的,要及时地给予表扬和奖励。

  

18、以上总结出十条建议,说得不对的或还不齐全的,请朋友们不吝指教和补充。

  

三、如何做好全员质量管理

1、有研究表明,虽然所有的检验和质量控制活动都是在生产部门进行的,但在所发现的产品质量问题中,有60%—70%是直接或间接地由设计、制造和原材料采购等方面的缺陷造成的。所以说,树立全员质量观念,发动全员参与质量管理,这是提高质量的根本。企业向社会提供产品,需要由很多个环节来共同完成,从产品的设计、开发、制造、生产、销售直到售后服务。而所有这些环节都是由各部门、各岗位的人员完成的,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将影响产品的最终质量。

  

2、产品的生产过程、质量控制需要环环相扣、层层把关。如果单纯依靠质检人员对质量把关,那么要保证质量就需要百分之百的检验,这就势必增加企业质量成本,而且也只能是事后把关,无法起到预防和控制的作用,这在工业化大生产的现代企业是不可行的。另一方面,现代产品的结构越来越复杂,仅靠少数质检人员的努力,不可能将产品质量控制在满意的水平,而生产一线的工人对工艺过程最为了解,最容易发现产品和零部件的缺陷。因此,将生产一线工人纳入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队伍中,是提高产品质量的根本途径。

  

四、如何有效推进全员参与质量管理

1、在日益剧烈的市场竞争中,以质量巩固市场,以质量开拓市场,成为企业打造品牌形象、提高市场竞争能力的行为准则,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企业没有产品质量上的优势也就没有竞争的优势,甚至无法生存。而产品质量又是企业业务活动在各个部门、各个环节全部工作质量的综合反映,企业中任何一个部门、任何一个运营环节甚至任何一个人的工作质量都会不同程度地、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产品质量,ISO9000已把“全员参与”作为质量管理八大原则之一。事实上,不管采取多么严厉的惩罚措施,员工如果消极对待产品质量问题,就会容易造成质量事故,使企业遭受不应有的损失,因此产品质量的高低与员工的全员参与密不可分,全员参与质量管理已经成为影响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参与市场竞争的关键因素,是企业生存、发展、壮大的重要前提。在企业中,实现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基本途径有以下5条。

  

2、质量意识是人们对质量的认识和了解,它既是社会生产质量在人们意识中的反映,又反过来作用于社会生产。企业要以质取胜,没有强烈的质量意识是不行的。质量意识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思想基础,质量意识是通过质量管理、质量教育、质量责任等来建立和施加影响的,是通过质量激励机制使之自我调节并且一步一步地、缓慢地形成起来的,有一个自下而上和自下而上的过程。因此,在质量管理体系的贯彻执行中,要认认真真地从上到下组织学习,不断地向员工灌输质量观念,领会质量管理体系精神。对质量的认识、质量意识的灌输,要分层次、一级一级地分解下去,让比较复杂的理论逐渐变得浅显易懂,经过多次循环,质量意识才能深入人心。企业领导也要在合适的场合表达对公司质量的观念,树立质量是企业生命的形象,强化员工的质量忧患意识,重视并主动参与企业质量工作。在《质量手册》制订和修改后,部署各个部门及时组织全体员工宣贯学习,务必做到全员覆盖。

  

3、强化员工的质量知识培训是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前提,必须认真抓好员工的质量知识培训工作。随着知识和技术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企业对培训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许多企业为了保持自己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不惜加大对员工培训的力度。成功的企业往往是学习型企业,将培训和教育作为公司不断获得效益的源泉。学习型企业的最大特点是崇尚知识及技能,倡导理性思维和合作精神。这种学习型的企业不同于一般的企业,它们永不满足地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通过不断学习进取和创新来提高公司的效率。此外,要在企业内部建立科学合理的培训制度,例如由质量管理部门提出员工分类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和培训形式都要有针对性。根据不同的对象、不同的需求,选择不同的培训内容和培训形式,包括体验式培训、传统的业务培训、拓展训练等,并对培训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员工在上岗前,应进行必要的质量知识培训。员工通过培训提高了自己的知识和技能,这种培训能有效地提高生产率并减少不合格服务的数量,从根本上保证产品质量的提高,也提高了质量管理水平。同时,企业付费让员工参加培训,是对员工工作业绩的一种肯定,是一种激励措施,培训已成为培养质量管理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对某些层次的员工而言甚至已高于薪资的意义。因此,不注重员工培训的企业,其前景令人担忧。企业应该把培训提到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和对待,培训投入在一定时期是一项成本,但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必然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收益。

  

4、质量管理小组(简称QC小组)是企业质量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和有效工具。企业持续发展的力量来自企业的每一位员工,只有充分发挥每一位企业员工的技能和才智,才能够建成一个优秀的企业。如果企业具有良好文化氛围,员工对其企业有强烈的归属感,他们就会有强烈的质量忧患意识,真心关心企业的发展。员工参与企业各项管理活动,可以使他们与企业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热爱企业,使企业内部更加团结。QC小组作为员工参与管理的一种重要形式,对企业质量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员工希望通过QC小组开展的活动,为解决各种棘手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企业员工希望通过参加QC小组的活动引起上司的关注、增加其提拔的机会;企业员工相信参加QC小组有更多机会发挥自己的潜能并获得事业成功。因此,企业的管理者必须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QC小组并采取措施吸引越来越多的员工参与QC小组的活动。

  

5、美国哈佛大学的专家发现,在缺乏激励的环境中,员工的潜力只能发挥出20%~30%,甚至可能引起反效果;但在适宜的激励环境中,同样的员工却能发挥出其潜力的80%~90%。因此,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是企业建立规范的现代管理制度、实现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途径,尽快建立企业激励机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实际操作中,将质量指标与个人的经济利益挂钩,员工不论从事何种工作,只要提出质量管理方面的建议且切实可行,都可以得到一定的经济奖励。同时,坚持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并重的原则,及时奖励企业优秀的质量管理人员,在职务升迁方面给积极分子更多的关注;在出现产品质量问题时,采取及时纠错并给予相关人员待岗培训学习等一系列措施,给全体员工敲响警钟。每月设立“质量奖”,充分发挥全体员工的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各部门之间开展质量竞争,胜出的部门可得到一定的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出现质量问题的则给予相应的处罚,并当月兑现。此外,每年通过开展客户对企业产品质量及服务满意度的测评,给予相关人员适当的奖惩,并将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到相关部门,从而达到改善工作质量的目的。员工充分参与,可以极大地鼓舞士气,使人人都“争先创优”作贡献,使企业的质量管理目标得以顺利实现。

  

6、在经济急速转型的今天,由于存在着职业安全危机感,员工会出现不健康的心理或种种不良情绪,而且会通过员工的工作反映到工作质量上,当然也会反映到质量管理中。由于缺少认同感,员工的劳动积极性往往降低,主动参与质量管理的人员减少。企业应当通过采取诸如思想政治工作、走访慰问困难员工、开展各种文化活动等方式,增强员工的认同感,吸引员工参与。对家庭有困难的员工,管理者要通过各种途径给予必要的帮助。对进修的员工,企业要给予必要的方便,对学有所成的员工予以报销部分学费,从而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员工明白企业会支持他们增加价值的活动,质量管理活动会推动职工的个人发展和技术的提高。同时,及时化解员工在质量管理中产生的冲突,其中包括员工认为不公平的惩罚行为;员工认为不实事求是的工作表扬;使员工被迫改变生活习惯的工作时间安排;企业员工间的个人冲突等。企业管理者必须尽可能地改善工作方法,解决存在的冲突。让员工充分参与质量管理,并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文化氛围,可以大大减少员工之间、管理人员和一线生产人员之间的冲突与矛盾,使企业内部融洽亲密;企业的管理者应让员工明白:“冲突不会产生建设性的效果,只会导致工作中更多的麻烦。大家必须相互尊重,相互体谅,为共同的利益而工作,大家都有责任避免冲突或不协调情形的发生。”

  

7、质量管理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关系到企业的每一位员工,只有做到全员参与质量管理,企业才能实现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企业领导应积极创造条件,通过增强员工的质量意识、重视对员工的培训、建立质量管理小组、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激励机制、关心员工的心理健康等途径吸引更多的员工参与质量管理活动,帮助员工实现自我价值,不断提升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

全员 质量管理(全员质量管理英文缩写)


复制成功